下一个流行时尚就是读书!

时间:2023-10-04 12:20:08编辑:时尚君

思考是对自己的尊重

世界读书日

别偷懒了

把屯了那么久的书拿出来吧

拍一拍上面的灰尘

好好读一读

很多朋友都告诉我,最近在地铁上看到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多了,一些人还是站着读书。放下消消乐游戏、韩剧日剧、同一化的综艺节目,安静地捧起一本书,暂时和这个喧嚣的世界隔离,这个画面真的很美好。

你曾经也质疑一些“丢书活动”最后的影响力,曾经也被各种浅薄的公众号影响,曾经也在国民平均阅读量的对比中找不到自信,曾经也担心自己一个人读书被别人说“别装了”。

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,这个节日似乎总是在提点我国国民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的现实。人均年阅读量4.39本书的现实,让我们在对比中汗颜。在以色列,人均年阅读量达到57本书,韩国是11本,美国8.7本,日本8.5本,我们的人均年读书量不足日本一半。

是啊,你一路都在追随商业制造的所谓流行,为了找到和朋友的谈资而加入追剧和综艺节目的大军,以知道最近新火起来的小鲜肉而高兴,为竟然还不知道某网络热词而失落。满屏的娱乐资讯,王宝强离婚可以高居热搜榜首几个月,“蓝瘦香菇”可以在各种闲聊中被高频使用,被制作成各种表情包,你甚至还关心发明这个“热词”的网友近况如何……

读书“这件小事”被挤到和“流行”相对的阵营,“谁还读书啊,多土。”他们都这么说,你也就同意了。但当你需要推进工作内容,需要和一些专业人士交谈,甚至只是想要发一条“有文化”的朋友圈时,你又马上陷入“没有文化”的情绪中无法自拔。

看到夕阳下的大鸟飞过,你拍下这幅美景上传到朋友圈,想了半天,只能配上一句话“这么多鸟,好看,太好看了!”再看看别人——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这个段子流传甚广,却让你笑不出来。

你想到改变了,对,听大V说的准没错,10万加的文章还会有错?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,你对“大部头”还是有天然的抵触。你怕浪费时间,你怕读不懂,你质疑这些到底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帮助?于是,你想看“精华”,你想读“浓缩”,你只是想把知识做成压缩饼干,一口吞下就饱了。

在手机小小的屏幕上,你订了超过100个微信公众号,微博上你关注了多得数不清的大V。每天的早晚高峰,别人还在打游戏看剧,你已经开始读这些“浓缩的精华”。这让你自豪,你总算没有在浪费时间。在这些文章里,有人帮你梳理事件始末,有人帮你把糟糕的情绪一吐为快。各种书评,文化评论,金句名言摘录……多么热闹的氛围,你深深沉浸其中,和作者站在一起,“这个说的太有道理了”,“哦这本书就讲了这么个故事啊,好了我懂了,原著就不用读了。”

快速成长的状态让你得意洋洋。“最近特火的那本书你看过吗?”“当然看过,这书里讲了……”你不仅能说出书的大致内容,甚至还能评论一番,“这书特好,就是因为……”你终于不用再面对“没有文化”的尴尬,你多数时候觉得自己渊博,并且为自己找到的捷径庆幸。

但渐渐地你发现,周围的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。你的朋友同学同事也都读过你“读过”的书,他们对热点事件的看法往往和你并无二致。你们谈相同的话题,抒发相同的情绪,有时候好不容易碰到观点不一致时,稍稍说了一两点理由就又一次语塞……

你恍然大悟,原来周围的人都在阅读这些公众号,你不禁为自己仅仅领先几天的战绩感到苦恼。但更让你感到大失所望的是,为什么自己看了那么多文章,在真正需要阐述自己观点时,又会语塞?

这个问题让你困惑了很久。订阅这些公号这么久,你发现这些文章都很好读,整篇读下来“有理有据”,十分流畅,每每读完你都不禁佩服作者渊博的学识。你以为通过每天做这样的积累,不求自己能做到和这些10万加一样的渊博,但也必有长进。然而现在却发现,吃到嘴里的这块“压缩饼干”并不管饱。

于是,你终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块“压缩饼干”本身的食材。从前你被这五光十色的包装所迷惑,它们贴着“名牌”的商标,门口又排着长长的等着购买的人,你天然地认定制作这块饼干的食材营养丰富。但现在你懂得从众心理的可怕,古人云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你在这样的盲目相信中几乎丧失了自我。

再次翻看一些10万加文章时,你突然发现,这些文章的论据和论证真的能站得住脚吗?他们的赞同和反对有真的基于强大的事实支撑吗?他们总结的金句名言你也照单全收吗?他们炮制的鸡汤真的有营养吗?……

当开始这样的反思,你不禁吓出一身冷汗。原来在这个过程中,你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一种能力:独立思考精神。在轻易获得知识的地方,也丧失了思考的阵地。你每天被无穷的观点包围,却独缺自己的观点。

碎片化阅读带来了浮躁和思考的虚无,你曾经听过太多好书的名字,就差点以为自己也读过了;熟背过太多书籍的开头,你差点以为自己全部看完了;在手机上点击过太多观点,就以为自己也思考过了……然而,这些“压缩饼干”最后都被证明毫无营养。

你终于醒来,开始想要了解知识的全貌。在地铁上,你看到国民男神胡歌读书的大幅广告擦肩而过,坐下来时,你看到身边的乘客在翻看《时间简史》……你忽然觉得深度阅读哪里是土里土气的事情啊,它分明就是下一个流行时尚!

事实上,你真的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这本书好在哪里,真正拿起来读一读,做一个自己的判断,这个判断与大V同与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?这些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。从完整看一本书这件小事做起,你会逐渐做出比较,直至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。在读书的过程中,你会逐渐摆脱浮躁的情绪,读书也会去安抚社会的浮躁情绪。

我们的历史上也有过那么多的文化大家,曾经的百家争鸣,哪一种思想不是闪着思辨的光芒?他们各执一端,却都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;近代的五四运动,鲁迅等文化大家提供了他自己的独立自主精神和怀疑主义精神。宝贵的思想文化就是我们的根基,在这些大部头里研究,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文化自信,同时也对自己更自信。这份自信不仅仅是自己读书的渊博程度,更为重要的是你从中开始相信,无穷的知识世界永远等待你去挖掘,但独立思考精神却是那挖掘的铲子,决定了你挖掘的方向和深度。

1919年的五四运动,距今已经整整98年,在思潮更加多元化的今天,我们应该更好地去继承五四精神,那就是用文化解放思想;社会也在呼吁更多的思辨精神,而阅读就是更好地途径。通过阅读经典而非碎片化阅读,能够重塑文化自信,丰富阅读者的精神世界。

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,在这个阅读季,请和《中国青年》一起将深度阅读进行到底!我们的编辑部已经加入了这个队伍,杂志文化板块推出了《编辑荐书》栏目,编辑们都来说说最近正在阅读的书籍和感想,这可不是给你们推荐书单,而是让你别偷懒了,把屯了那么久的书拿出来吧,拍一拍上面的灰尘,好好读一读吧!因为下一个流行时尚就是——

读 书!

原载于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第9期.

上一篇:简单又时尚,这9套夏季穿搭清爽还不失高级质感,照着穿很提气质

下一篇:那些年暴露年龄的流行和时尚,你中了几样?